農業(yè)生產“靠天吃飯”也并無道理,就拿降水來說,如果長時間不下雨,就容易出現(xiàn)干旱,對作物生長非常不利;反之,長期降雨又容易形成洪澇,對莊稼也不利。正是因為這一矛盾,雨量記錄儀被人們制造。通過專業(yè)儀器來監(jiān)測降雨量就能有效避免自然災害帶來的不利影響了。
話說這雨量記錄儀這么神奇,它又是如何做到對降雨量的精準測量的呢?我們可以看的到,整個儀器的關鍵就在于傳感器部分,它的正常與否將直接關系到測量準確度。如果當傳感器出現(xiàn)故障時,我們就應該學會如何去解決。
①電信號線連接故障。數(shù)據線可能未按要求接好,還有可能是線路連接不到位,線路與主板連接處接駁錯誤或者接插不牢。此外,在風力過大時使用雨量監(jiān)測儀是沒有意義的,因為在對雨量計本身造成傷害的同時,所記錄的結果也會有過大的誤差。此外,雨水粘附在筒壁或漏斗上,會導致測量結果略微偏??;還有在當溫度接近冰點時,雨水在落到雨量計上時可能會結冰,從而導致漏斗堵塞或其他問題。
②判斷雨量傳感器故障。雨量傳感器電路板背而干簧管上有兩個空焊點,用萬用電表蜂鳴檔測量這兩點,當翻斗上下翻動時,萬用電表發(fā)出蜂鳴聲,翻動頻次應與蜂鳴聲對應。如果無蜂鳴聲或者蜂鳴次數(shù)不等于翻動次數(shù),則有可能是干簧管故障;如果排除簧管故障,則用萬用電表電阻值判斷雨量傳感器兩條線是否損壞。